恆春古地名為?由來?
恆春古地名「瑯嶠」或「琅嶠」,直到清朝以後,因為氣候宜人,四季如春,才改名為「恆春」,座落在鎮中央的恆春古城保存的相當完整,已列為國家二級古蹟。恆春古城是台灣保留最完整的城門古蹟,已列為國家二級古蹟。四季如春有130年歷史的古城,歷經物換星移,古風味猶存。古城門的城牆以磚石灰土砌築而成的,高約2丈、厚約8尺,全長計972丈,建有東、西、南、北四個城門,內外門洞皆半圓拱,在上建有城樓(資料引自恆春古城)。
資料來源: http://blog.xuite.net/xalekd/940109/41623486/track
恆春古稱[瑯嶠]。「瑯嶠」之名,是排灣族語的音譯,文獻最早見於荷蘭史料。「瑯嶠」的字義有好幾種說法:一為「蘭花」,意指恆春是蘭花城。 二是老地名「Bujaujau」,則是指「鯊魚」。三則指「瑯嶠」為「琉球」一詞的音轉。這幾種說法,都與史料所載當年恆春半島的自然生態環境不謀而合。不管那種說法,至少都描繪出恆春多彩多姿的自然文化景觀。
資料來源:http://emmm.tw/L3_content.php?L3_id=35087
沈葆楨命名琅橋,後來改恆春
恒春原名「瑯嶠」 與史料所載恒春半島自然生態不謀而合,面積136.7630平方公里,人口31869人,主要產業、農漁、牧為主,農作物稻米、洋蔥、西瓜、魚、畜牧、羊、牛為主,文化以先人文化遺產恒春古城,目前觀光業有後來居上之勢,因自然景觀優美,至於人文景觀的觀光堪稱付諸闕如,本所在推行行社會建設,照應傳統產業經濟之餘,特別加速發展觀光,使成為觀光大鎮。 恆春鎮是台灣最南端的一個鄉鎮,恆春舊名為琅橋,依史書的記載在隨朝就有「琅橋」 的記載,到了西元一八七四年五月「牡丹社」事件發生後,欽差大臣沈葆禎受命巡「琅橋」 ,巡邏了「琅橋」後發現「琅橋」四免環山、地勢雄偉,可攻可守,惠風和暢,四季如風, 經奏准築城設縣治,改琅橋為恆春。
恆春位在本省最南端,在很久以前當地人稱為瑯嶠,客家人叫壟勾。清同治年間因牡丹社事件,日本派大軍侵略,於是沈葆楨奏請朝廷在此地築城牆,防止敵人來侵,並在瑯嶠設縣,是屏東最早的縣治。平日沈葆楨常常到四個城門巡視走訪,當他看到這廣大的田園物產豐富,漁牧發達,終年溫和,秋冬二季仍然林木茂盛,美景如畫,四季如春,因此改名為恆春,這就是恆春的由來。
城池之規模,計周長880丈,城基厚2丈、外牆高1丈4尺5寸,內牆高1丈3尺4寸,牆寬1丈六尺,以三合土版築構成。城分四門,除南門稱「明都門」外,其餘則以「東」、「西」、「北」門稱之。(屠繼善,1960:43)。恆春城自創建後歷經多次的風雨侵襲而遭破壞,在清光緒19年(1893)曾經整修,日治時期因颱風侵襲而受破壞,兼以日人允許民眾取城垛以重建家園,致使恆春城遭受嚴重毀壞(漢寶德,1987:81)。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boch.gov.tw/boch/frontsite/cultureassets/caseBasicInfoAction.do?method=doViewCaseBasicInfo&caseId=TA09602000992&version=1&assetsClassifyId=1.1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