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月5日 星期二

恆春古城的名稱 由來

             恆春古城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恆春古地名為?由來?
恆春古地名「瑯嶠」或「琅嶠」,直到清朝以後,因為氣候宜人,四季如春,才改名為「恆春」,座落在鎮中央的恆春古城保存的相當完整,已列為國家二級古蹟。恆春古城是台灣保留最完整的城門古蹟,已列為國家二級古蹟。四季如春有130年歷史的古城,歷經物換星移,古風味猶存。古城門的城牆以磚石灰土砌築而成的,高約2丈、厚約8尺,全長計972丈,建有東、西、南、北四個城門,內外門洞皆半圓拱,在上建有城樓(資料引自恆春古城)。

資料來源: http://blog.xuite.net/xalekd/940109/41623486/track 

     恆春古稱[瑯嶠]。「瑯嶠」之名,是排灣族語的音譯,文獻最早見於荷蘭史料。「瑯嶠」的字義有好幾種說法:一為「蘭花」,意指恆春是蘭花城。  二是老地名「Bujaujau」,則是指「鯊魚」。三則指「瑯嶠」為「琉球」一詞的音轉。這幾種說法,都與史料所載當年恆春半島的自然生態環境不謀而合。不管那種說法,至少都描繪出恆春多彩多姿的自然文化景觀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emmm.tw/L3_content.php?L3_id=35087

      沈葆楨命名琅橋,後來改恆春
   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恒春原名「瑯嶠」 與史料所載恒春半島自然生態不謀而合,面積136.7630平方公里,人口31869人,主要產業、農漁、牧為主,農作物稻米、洋蔥、西瓜、魚、畜牧、羊、牛為主,文化以先人文化遺產恒春古城,目前觀光業有後來居上之勢,因自然景觀優美,至於人文景觀的觀光堪稱付諸闕如,本所在推行行社會建設,照應傳統產業經濟之餘,特別加速發展觀光,使成為觀光大鎮。        恆春鎮是台灣最南端的一個鄉鎮,恆春舊名為琅橋,依史書的記載在隨朝就有「琅橋」 的記載,到了西元一八七四年五月「牡丹社」事件發生後,欽差大臣沈葆禎受命巡「琅橋」 ,巡邏了「琅橋」後發現「琅橋」四免環山、地勢雄偉,可攻可守,惠風和暢,四季如風, 經奏准築城設縣治,改琅橋為恆春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050927000013KK07850

 恆春位在本省最南端,在很久以前當地人稱為瑯嶠,客家人叫壟勾。清同治年間因牡丹社事件,日本派大軍侵略,於是沈葆楨奏請朝廷在此地築城牆,防止敵人來侵,並在瑯嶠設縣,是屏東最早的縣治。平日沈葆楨常常到四個城門巡視走訪,當他看到這廣大的田園物產豐富,漁牧發達,終年溫和,秋冬二季仍然林木茂盛,美景如畫,四季如春,因此改名為恆春,這就是恆春的由來。

   資料來源 :   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05092700001      


  恆春座落於恆春西臺地與東側中央山脈尾閭之間的縱谷平原間,古稱瑯嶠。清同治10年(1871)有琉球漁民發生船難,其中有五十四名漂至南臺灣恆春半島東岸八瑤灣附近,上岸後遭當地原住民殺害。同治11年(1872)又有日本人也在南臺灣遇害,引起日本輿論爭議。

  日本與清廷交涉後,得知清廷視生番為「化外之民」,聽憑處理,遂在清同治13年(1874)任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為臺灣番地事務都督,率軍犯臺。日軍在射寮(今車城鄉射寮村國家海洋生物博物館所在)登陸,與原住民交戰,死傷多人;而後採迂迴包抄戰術大敗原住民,佔領牡丹社,是謂「牡丹社事件」。



日軍在此地建築營寨,並與居民簽租地合同,屯田墾荒。清廷得知消息後,趕緊派船政大臣沈葆楨為欽差大臣,全權與日軍交涉。待事件告一段落後,沈葆楨為有效管理琅嶠各番社,乃上奏朝廷,建請設縣築城。沈葆楨的建議得到朝廷的准許,乃在清光緒元年(1875年)正式設縣,以該處氣候四時如春,故取名「恆春」(屠繼善,1960:1~2),並著手籌劃興建城池。



  恆春城的興建由臺灣道劉璈負責籌款並繪圖,恆春縣首任知縣周有基負責督造;從清光緒元年(1875)農曆10月18日開始動工興建,鳳山及嘉義二縣多位士紳分別承築縣城的各段工程,至清光緒5年(1879年)農曆7月15日告成(屠繼善,1960:44)。

城池之規模,計周長880丈,城基厚2丈、外牆高1丈4尺5寸,內牆高1丈3尺4寸,牆寬1丈六尺,以三合土版築構成。城分四門,除南門稱「明都門」外,其餘則以「東」、「西」、「北」門稱之。(屠繼善,1960:43)。恆春城自創建後歷經多次的風雨侵襲而遭破壞,在清光緒19年(1893)曾經整修,日治時期因颱風侵襲而受破壞,兼以日人允許民眾取城垛以重建家園,致使恆春城遭受嚴重毀壞(漢寶德,1987:81)。


  牆上設雉堞1,384垛,且有頂砲臺四座,窩舖8間。城門內各建卡房一所三間,門間設排水涵洞4個。城牆外有寬3丈2尺、深6尺5寸濠溝一道,溝上築橋,每門一作,長2丈5尺、寬1丈2尺。古城內街道呈雙丁字型,城內居民多集中於西門、南門附近,北門一帶則為練兵營,甚少居民,東門為昔日臺南郡至卑南必經之地。城內的建築有縣署、典史署、文廟、同善公所、天后宮、風神廟、城隍廟、福德祠、三山國王廟、白龍庵、五龍君王廟、觀音廟等等。 臺灣光復後因交通道路及學校用地的拓建,致使東門段的城垣在民國52年(1963)及民國57年(1968)先後遭拆除,民國69年(1980)整修南門城樓,民國72年(1983)整修東門及城樓,城垣則因乏人管理而雜草蔓生(漢寶德,1987:81)。 就整個恆春城而言,無論是清末或是日治,猴洞山一帶是神聖的廟宇集中地;而東、西門街交叉處屬於縣署、典史署、同善公所(後改為郡役所、派出所等機關)所在,其中北邊一大片土地是軍事用地的練兵場;日治時,除了強行拓寬縣前街(今中正路),以加強政治權威外,更在北門外興建神社,使其與政府機關、練兵場交結成為一更神聖的日式空間,而在猴洞山城牆以西,又有一恆春糖廠。光復後的恆春改隸高雄縣,直到民國39年(1950)正式歸入屏東縣縣治至今。



  現恆春城四座城門依舊存立原處,係清代所建城池中較為完整保存的古城,惟因門洞太小,且路面不斷填高,造成西門門洞屢遭過往車輛碰撞而毀損。至於城垣部分,目前屏東縣政府正在進行整修,待他日整修完畢後,定能彰顯恆春古城的傳統風貌。



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boch.gov.tw/boch/frontsite/cultureassets/caseBasicInfoAction.do?method=doViewCaseBasicInfo&caseId=TA09602000992&version=1&assetsClassifyId=1.1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