恆春古城
琅嶠城門(恆春古城)簡介
琅嶠城門(恆春古城)位於屏東縣恆春鎮,琅嶠是恆春的古名,應為排灣族語的漢字音譯,一為蘭花城的意思(另有琉球、鯊魚之意),共有四個城門,上有城樓、下友門洞,歷經多次天災人禍,以及人為的補強,目前列為國家二級古蹟,其中東門可讓民眾登樓遙望,欣賞恆春當地美景。
琅嶠城門(恆春古城)-建築風格
琅嶠城門(恆春古城)的城樓為了因應當地炎熱的氣候,多了『抱廈』(亭仔腳)的設計,讓士兵有一個可以遮陽的地方,此外恆春每一個城門間都有一座砲台;琅嶠城門(恆春古城)的『城壕』(護城河),除了有防禦的功能,挖出來的土還可以築牆,但目前只剩東門還保存著;『雉堞』又稱城垛或是女牆,不僅實質上有防衛的功能,突出來的設計讓城牆更有造型,可惜的是現在只剩一垛在西門城;琅嶠城門(恆春古城)『慢道』是登上城門的斜坡或是階梯通道,『馬道』則是是城牆上通行的路,因為以前大官在上面巡視都是騎著馬因此故名之,『水關』是通過城牆的排、進水道等組成。
建築琅嶠城門(恆春古城)材料多用糯米糊、蔗糖漿、牡蠣殼灰混拌一起,再在最外層抹上灰漿並在裡面填土;琅嶠城門(恆春古城)規模大小從東門到北門長540公尺,北門到西門有560公尺,西門到南門有720公尺,南門到東門最長有730公尺,氣勢相當雄偉,民眾可親自前往體驗!
資料來源:http://travel.network.com.tw/tourguide/point/showpage/697.html
墾丁國家公園
墾丁國家公園具有奇特的地理景觀、豐富多變的生態、特殊罕見的海岸林帶的植物群,故依國家公園法規定分為生態保護區、特別景觀區、史蹟保存區、遊憩區、一般管制區等五種管理分區;墾丁國家公園擁有熱帶樹種一千多種,為台灣第一座熱帶植物林,也是世界八大實驗林場之一;最特別的是,墾丁國家公園境內每年還有大批候鳥自北方飛來過冬,數量之多蔚為奇觀;墾丁國家公園海底的珊瑚景觀更是繽紛絢麗,是墾丁國家公園中的勝景之一,為墾丁國家公園妝點出卓絕風貌。
資料來源;http://travel.network.com.tw/tourguide/point/showpage/697.html
同治13年(1874)發生牡丹社事件後,沈葆楨奉命來台督辦防務,抵琅嶠(今恆春半島一帶)時,地方士紳向沈葆楨建議:「琅嶠地勢險要,可為縣治。」琅嶠原隸於鳳山縣,沈葆楨四處勘察後亦有同感,乃奏請設縣,並築城以守。其後,又有感於當地氣候四季如春,故改名為「恆春」。光緒元年(1875)恆春設縣隸屬台灣府 ,恆春縣治範圍為枋寮率芒溪以南。
光緒元年(1875)恆春城動工興建,至光緒5年7月15日竣工。根據「恆春縣志」所載,規劃者為通曉堪輿的台灣道劉璈。其選定的縣城位置地形為三台山在縣城之東北一里處,是中央山脈餘脈尾端之山頭,是為玄武,作為主山。城南六里的龍鑾山,居左為青龍;虎頭山正對縣城北門為白虎。西屏山位西南五里,如一字平案,正居縣前為縣城朱雀。縣城由四靈護衛,唯西北方稍有空隙,則以遠處的龜山作屏障,猴洞山恰為城內龍脈所在。恆春城是依縣城的規模與格局建造,周圍長八百八十丈(約2600公尺),牆基厚兩丈(約 6公尺),面牆高一丈六(約 4.8公尺)城牆牆垣以石灰土構築,上部砌以紅磚。東、西、南、北四門門基為石造,上有磚砌城樓。每門設砲台乙座,城外挖有護城濠,分東西南北四座城門,各以所向命名,南門又稱「明都門」,東門為正東,北門為北北東對向虎頭山,南門方位南南西對向西屏山,然西門方位為何向北北西,百年來為恆春人所納悶,於是有民間傳說。
光緒元年(1875)恆春城動工興建,至光緒5年7月15日竣工。根據「恆春縣志」所載,規劃者為通曉堪輿的台灣道劉璈。其選定的縣城位置地形為三台山在縣城之東北一里處,是中央山脈餘脈尾端之山頭,是為玄武,作為主山。城南六里的龍鑾山,居左為青龍;虎頭山正對縣城北門為白虎。西屏山位西南五里,如一字平案,正居縣前為縣城朱雀。縣城由四靈護衛,唯西北方稍有空隙,則以遠處的龜山作屏障,猴洞山恰為城內龍脈所在。恆春城是依縣城的規模與格局建造,周圍長八百八十丈(約2600公尺),牆基厚兩丈(約 6公尺),面牆高一丈六(約 4.8公尺)城牆牆垣以石灰土構築,上部砌以紅磚。東、西、南、北四門門基為石造,上有磚砌城樓。每門設砲台乙座,城外挖有護城濠,分東西南北四座城門,各以所向命名,南門又稱「明都門」,東門為正東,北門為北北東對向虎頭山,南門方位南南西對向西屏山,然西門方位為何向北北西,百年來為恆春人所納悶,於是有民間傳說。
| |||
東門隨後亦於1983年開始整建,使用現代的建材再度打造出昔日的面貌。東門不但一度恢復了歇山頂式之城樓,前方亦有一個軒亭。軒亭為恆春城之特色,其功用為遮擋烈日與暴風雨。另城樓與城牆連接處之斜道、城牆上的雉堞及馬道都用紅磚重新砌過。城牆後方還有一座踏道,可藉此登上城門,1998年東門城樓因木架構遭白蟻蛀蝕,不久再度傾圮不存。目前西門、北門之原砲台與城樓也已不存在,只剩城座立於交通要道之上,南門則位於恆南路旁的圓環中。 恆春古城原被視為全台大致保有原形制與規模的古城,1979年暫定為第一級古蹟,但是在整修的過程中,因設計失誤、建材使用不當,於1985年四座城門以其現況修護有缺失,公告遭降為第二級古蹟。 為能數位保存恆春古城外觀,本處參考相關文獻,將恆春古城3D建模,透由google earth瀏灠古城今昔。 | |||
※資料來源:台灣的城門與砲台 戴震宇著、清領時期臺灣行政區域劃分(資料來源:中央研究院 台灣歷史文化地圖 |
資料來源:http://210.69.44.13/ktnpeevr/ohcw/01list.html
恆春古城被列為國家二級古蹟,它是台灣保留最完整的城門古蹟,抵禦外敵是當初興建古城的原因,由清朝大臣沈葆禎奏准築城,由熟稔勘輿的劉璈選定城址,於西元1875年(清光緒元年)起建,歷經五年時間竣工,至今已有130餘年歷史。
恆春古城城牆總長約3,208公尺,厚度約6.6公尺,共建有東、南、西、北四座城門,每座城門的制高端皆設砲台,另外還興築城樓、城臺與城垛,城牆現今還有部份被保留下來,僅有四座城門外觀尚屬完整。雖然恆春城樓已不復當年古麗,今日重登城門,思古之情仍將油然而生。
古城東門位在恆春前往滿州的要道上,城門上築有牌樓,可見砲台與砲孔古物,在做古蹟修復時,則依古城原貌新建城牆,從東門能夠推想當初四座城門由城牆圍繞的概貌。 只剩下門洞和雉堞的西門位在熱鬧的中山路上,由於四周房子櫛比鱗次,使西門看起來顯得矮小;其實,過去西門一帶就是商業區,西門正處於交通繁忙的路線上,不論當地居民或外地來客都必須穿越城門而過,時至今日,這裡人口密集、商業興盛的情形更甚以往,使得今日西門周邊的巷道更顯得狹小擁擠。
南門還保有拱形城門、磚砌城牆及飛簷式的牌樓,是四座城門中保存最為完整的,但是經過多次整建的南門,也是最不接近原貌的城門;從墾丁方向進入恆春鎮一定會經過南門,是最容易被看到的城門,現在已經成為恆春鎮圓環的中心點。 北門昔日為恆春縣城的正門,位於重要的交通通道上,由城門右側的斜坡道可以登上城門,是唯一開放遊客登牆參觀的城門。北門至今還保留著清光緒2年所立、恆春古城唯一的碑石,原來建有單簷歇山式附軒亭的城樓,則已不復見。
為了重新打造恆春古城的歷史人文風味,成為帶動觀光人潮的藝文小鎮,屏東縣政府遂推動「恆春古城再生計畫」,將恆春既有人文內涵及自然資源整合起來,植入民謠之森、恆春故事館、漂浮城牆等特色景點,並規劃瑯嶠大道與公署空間、影視旅遊街巷風情、猴洞山自然表演場域、環城遊憩路線等四大旅遊主題,創造旅遊話題性、舒適性、故事性及特色性,讓遊客自然而然愛上這個百年老鎮。
資料來源:http://i-pingtung.com/zh-tw/Attractions/Detail/128/%E6%81%86%E6%98%A5%E5%8F%A4%E5%9F%8E
| ||
資料來源:http://210.69.44.13/ktnpeevr/ohcw/02list.html
羅發號及牡丹社事件中的美國及日本,派兵攻打原住民,美國是慘敗,日本是慘勝,最後都以外交手段解決,可見原住民的驃悍驍勇善戰。經過羅發號及牡丹社事件後,美國和日本政府要求清廷在南岬(鵝鑾鼻)設燈塔,清廷派沈葆楨至琅嶠勘履研議建城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,台灣經歷荷西、明鄭、清及日本政權統治。荷西、明鄭對於原住民仍無有效全面統治,而荷西、明鄭時期台灣中部還有原住民大肚王國。清領時期雖有原住民政策,但還是未能有效管理統治。直至日本政權在台期間強力的政策,才將全台原住民納入統治,所以原住民在台灣近代發展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主角。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