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月12日 星期二

恆春古城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恆春古城

琅嶠城門(恆春古城)簡介


  琅嶠城門(恆春古城)位於屏東縣恆春鎮,琅嶠是恆春的古名,應為排灣族語的漢字音譯,一為蘭花城的意思(另有琉球、鯊魚之意),共有四個城門,上有城樓、下友門洞,歷經多次天災人禍,以及人為的補強,目前列為國家二級古蹟,其中東門可讓民眾登樓遙望,欣賞恆春當地美景。


琅嶠城門(恆春古城)-建築風格 


  琅嶠城門(恆春古城)的城樓為了因應當地炎熱的氣候,多了『抱廈』(亭仔腳)的設計,讓士兵有一個可以遮陽的地方,此外恆春每一個城門間都有一座砲台;琅嶠城門(恆春古城)的『城壕』(護城河),除了有防禦的功能,挖出來的土還可以築牆,但目前只剩東門還保存著;『雉堞』又稱城垛或是女牆,不僅實質上有防衛的功能,突出來的設計讓城牆更有造型,可惜的是現在只剩一垛在西門城;琅嶠城門(恆春古城)『慢道』是登上城門的斜坡或是階梯通道,『馬道』則是是城牆上通行的路,因為以前大官在上面巡視都是騎著馬因此故名之,『水關』是通過城牆的排、進水道等組成。

建築琅嶠城門(恆春古城)材料多用糯米糊、蔗糖漿、牡蠣殼灰混拌一起,再在最外層抹上灰漿並在裡面填土;琅嶠城門(恆春古城)規模大小從東門到北門長540公尺,北門到西門有560公尺,西門到南門有720公尺,南門到東門最長有730公尺,氣勢相當雄偉,民眾可親自前往體驗!

資料來源:http://travel.network.com.tw/tourguide/point/showpage/697.html

墾丁國家公園

  墾丁國家公園具有奇特的地理景觀、豐富多變的生態、特殊罕見的海岸林帶的植物群,故依國家公園法規定分為生態保護區、特別景觀區、史蹟保存區、遊憩區、一般管制區等五種管理分區;墾丁國家公園擁有熱帶樹種一千多種,為台灣第一座熱帶植物林,也是世界八大實驗林場之一;最特別的是,墾丁國家公園境內每年還有大批候鳥自北方飛來過冬,數量之多蔚為奇觀;墾丁國家公園海底的珊瑚景觀更是繽紛絢麗,是墾丁國家公園中的勝景之一,為墾丁國家公園妝點出卓絕風貌。


資料來源;http://travel.network.com.tw/tourguide/point/showpage/697.html


  同治13年(1874)發生牡丹社事件後,沈葆楨奉命來台督辦防務,抵琅嶠(今恆春半島一帶)時,地方士紳向沈葆楨建議:「琅嶠地勢險要,可為縣治。」琅嶠原隸於鳳山縣,沈葆楨四處勘察後亦有同感,乃奏請設縣,並築城以守。其後,又有感於當地氣候四季如春,故改名為「恆春」。光緒元年(1875)恆春設縣隸屬台灣府 ,恆春縣治範圍為枋寮率芒溪以南



  光緒元年(1875)恆春城動工興建,至光緒5年7月15日竣工。根據「恆春縣志」所載,規劃者為通曉堪輿的台灣道劉璈。其選定的縣城位置地形為三台山在縣城之東北一里處,是中央山脈餘脈尾端之山頭,是為玄武,作為主山。城南六里的龍鑾山,居左為青龍;虎頭山正對縣城北門為白虎。西屏山位西南五里,如一字平案,正居縣前為縣城朱雀。縣城由四靈護衛,唯西北方稍有空隙,則以遠處的龜山作屏障,猴洞山恰為城內龍脈所在。恆春城是依縣城的規模與格局建造,周圍長八百八十丈(約2600公尺),牆基厚兩丈(約 6公尺),面牆高一丈六(約 4.8公尺)城牆牆垣以石灰土構築,上部砌以紅磚。東、西、南、北四門門基為石造,上有磚砌城樓。每門設砲台乙座,城外挖有護城濠,分東西南北四座城門,各以所向命名,南門又稱「明都門」,東門為正東,北門為北北東對向虎頭山,南門方位南南西對向西屏山,然西門方位為何向北北西,百年來為恆春人所納悶,於是有民間傳說



 
1908年,強烈颱風侵襲恆春,大部分的城樓與城門都被摧毀。1945年,二次大戰末期,遭盟軍飛機空襲,數百公尺城牆毀於戰火。1959年大地震的,多災多難的恆春城只剩斷垣殘壁,1963年,由於修
築道路之故,僅剩的城牆又遭拆毀大半。今日僅東門旁,及沿恆春國小至北門的一段尚保存完整的城牆。1979年屏東縣政府在交通部觀光局的補助之下,首先將南門加以整修,重建單簷歇山式的城樓及軒亭於城上。
  東門隨後亦於1983年開始整建,使用現代的建材再度打造出昔日的面貌。東門不但一度恢復了歇山頂式之城樓,前方亦有一個軒亭。軒亭為恆春城之特色,其功用為遮擋烈日與暴風雨。另城樓與城牆連接處之斜道、城牆上的雉堞及馬道都用紅磚重新砌過。城牆後方還有一座踏道,可藉此登上城門,1998年東門城樓因木架構遭白蟻蛀蝕,不久再度傾圮不存。目前西門、北門之原砲台與城樓也已不存在,只剩城座立於交通要道之上,南門則位於恆南路旁的圓環中。
  恆春古城原被視為全台大致保有原形制與規模的古城,1979年暫定為第一級古蹟,但是在整修的過程中,因設計失誤、建材使用不當,於1985年四座城門以其現況修護有缺失,公告遭降為第二級古蹟。
  為能數位保存恆春古城外觀,本處參考相關文獻,將恆春古城3D建模,透由google earth瀏灠古城今昔。
 ※資料來源:台灣的城門與砲台 戴震宇著、清領時期臺灣行政區域劃分(資料來源:中央研究院 台灣歷史文化地圖


資料來源:http://210.69.44.13/ktnpeevr/ohcw/01list.html




    恆春古城被列為國家二級古蹟,它是台灣保留最完整的城門古蹟,抵禦外敵是當初興建古城的原因,由清朝大臣沈葆禎奏准築城,由熟稔勘輿的劉璈選定城址,於西元1875年(清光緒元年)起建,歷經五年時間竣工,至今已有130餘年歷史。 


      恆春古城城牆總長約3,208公尺,厚度約6.6公尺,共建有東、南、西、北四座城門,每座城門的制高端皆設砲台,另外還興築城樓、城臺與城垛,城牆現今還有部份被保留下來,僅有四座城門外觀尚屬完整。雖然恆春城樓已不復當年古麗,今日重登城門,思古之情仍將油然而生。


       古城東門位在恆春前往滿州的要道上,城門上築有牌樓,可見砲台與砲孔古物,在做古蹟修復時,則依古城原貌新建城牆,從東門能夠推想當初四座城門由城牆圍繞的概貌。 只剩下門洞和雉堞的西門位在熱鬧的中山路上,由於四周房子櫛比鱗次,使西門看起來顯得矮小;其實,過去西門一帶就是商業區,西門正處於交通繁忙的路線上,不論當地居民或外地來客都必須穿越城門而過,時至今日,這裡人口密集、商業興盛的情形更甚以往,使得今日西門周邊的巷道更顯得狹小擁擠。




       南門還保有拱形城門、磚砌城牆及飛簷式的牌樓,是四座城門中保存最為完整的,但是經過多次整建的南門,也是最不接近原貌的城門;從墾丁方向進入恆春鎮一定會經過南門,是最容易被看到的城門,現在已經成為恆春鎮圓環的中心點。 北門昔日為恆春縣城的正門,位於重要的交通通道上,由城門右側的斜坡道可以登上城門,是唯一開放遊客登牆參觀的城門。北門至今還保留著清光緒2年所立、恆春古城唯一的碑石,原來建有單簷歇山式附軒亭的城樓,則已不復見。

  
  為了重新打造恆春古城的歷史人文風味,成為帶動觀光人潮的藝文小鎮,屏東縣政府遂推動「恆春古城再生計畫」,將恆春既有人文內涵及自然資源整合起來,植入民謠之森、恆春故事館、漂浮城牆等特色景點,並規劃瑯嶠大道與公署空間、影視旅遊街巷風情、猴洞山自然表演場域、環城遊憩路線等四大旅遊主題,創造旅遊話題性、舒適性、故事性及特色性,讓遊客自然而然愛上這個百年老鎮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i-pingtung.com/zh-tw/Attractions/Detail/128/%E6%81%86%E6%98%A5%E5%8F%A4%E5%9F%8E



  1867及1871年,恆春半島發生史上著名羅發號牡丹社事件,與兩大史蹟鵝鑾鼻燈塔恆春古城之興建有關,都肇因清領末期,對於恆春半島原住民無法有效全面統治,在琅嶠(恆春)海域船難的人員上岸後,不瞭解當地風俗民情,加上原住民對於不明入侵者的戒心,相互間無法溝通,遭受琅嶠十八番社中原住民所殺害,雖然類似此事件,在當時世界各處層出不窮司空見慣,不過在列強覬覦清國領土野心下,因此引發了國際事件。


資料來源:http://210.69.44.13/ktnpeevr/ohcw/02list.html
    
  羅發號及牡丹社事件中的美國及日本,派兵攻打原住民,美國是慘敗,日本是慘勝,最後都以外交手段解決,可見原住民的驃悍驍勇善戰。經過羅發號及牡丹社事件後,美國和日本政府要求清廷在南岬(鵝鑾鼻)設燈塔,清廷派沈葆楨至琅嶠勘履研議建城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,台灣經歷荷西明鄭日本政權統治。荷西、明鄭對於原住民仍無有效全面統治,而荷西、明鄭時期台灣中部還有原住民大肚王國。清領時期雖有原住民政策,但還是未能有效管理統治。直至日本政權在台期間強力的政策,才將全台原住民納入統治,所以原住民在台灣近代發展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主角。


恆春美食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恆春美食


       來到恆春可以品嘗一下在地特色的甜點─「綠豆饌」,上次吃過柯記的,這次來試試阿伯綠豆饌
在恆春老街上已經有四十多年的歷史,門口還放著早期的攤車呢!
   
    資料來源:http://rita11836.pixnet.net/blog/post/42474541

        屏東市親客家:崇蘭蕭家古宅.宗聖公祠.六堆文化研究學會》屏東市遊景點:舊高屏鐵橋.慈鳳宮》屏東市嚐美食:上好肉粽.愛玉冰.謝謝羊肉海產店.侯家滷味.蕃薯糖》屏東市住旅館:子琪大飯店.富光大飯店恆春鎮。



        一樣高炭烤一二一 ˉˉ 大家到墾丁都一定會去墾丁大街'但當地人二卻大推每週日才會有的「恆春夜市」 o 恆春夜市裡真的應有盡有,奉勸大家要留些肚子′ˉ 來這兒'才不會望著美食與嘆。恆春夜市裡頭有一家燒烤店很有名,大家幾乎都想吃。






         至水底寮續接了號省道南下『在楓港轉 24 號省道 7 經車城至恆春 7 左轉 200 號縣道『在泰安橋前右轉即可達。 ... 品與海遑風情紀念商品等,應有盡有,眾多的異國美食餐一;〝一二〝'′_ 廳、南洋美食料理餐廳`加上有表演秀的 PUB 與巳 BO 美食餐廳。



來到這家超夯人氣老店,賣著古早味傳統麵

沒有招牌,也算是巷弄美食,用餐時間總是人潮滿滿
這家超過70年的古早味,到現在還是由阿婆在掌廚唷~
也是許多恆春在地人,最想念、最有記憶的麵攤,熟悉的味道持續飄香

地址:屏東縣恆春鎮中山路54號


每個人都在尋求好吃美食,吃過這麼多華麗、是覺性抨擊的美食,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 最讓人印象有記憶點的往往是最簡單不過的攤販,
純樸的小吃最深得人心,快來阿婆這裡吃好吃的麵唷。



資料來源
:https://www.google.com.tw/webhp?sourceid=chrome-

instant&ion=1&espv=2&ie=UT


2016年1月5日 星期二

恆春縣城

             恆春古城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恆春古地名為?由來?
恆春古地名「瑯嶠」或「琅嶠」,直到清朝以後,因為氣候宜人,四季如春,才改名為「恆春」,座落在鎮中央的恆春古城保存的相當完整,已列為國家二級古蹟。恆春古城是台灣保留最完整的城門古蹟,已列為國家二級古蹟。四季如春有130年歷史的古城,歷經物換星移,古風味猶存。古城門的城牆以磚石灰土砌築而成的,高約2丈、厚約8尺,全長計972丈,建有東、西、南、北四個城門,內外門洞皆半圓拱,在上建有城樓(資料引自恆春古城)。

資料來源: http://blog.xuite.net/xalekd/940109/41623486/track 

     恆春古稱[瑯嶠]。「瑯嶠」之名,是排灣族語的音譯,文獻最早見於荷蘭史料。「瑯嶠」的字義有好幾種說法:一為「蘭花」,意指恆春是蘭花城。  二是老地名「Bujaujau」,則是指「鯊魚」。三則指「瑯嶠」為「琉球」一詞的音轉。這幾種說法,都與史料所載當年恆春半島的自然生態環境不謀而合。不管那種說法,至少都描繪出恆春多彩多姿的自然文化景觀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emmm.tw/L3_content.php?L3_id=35087

      沈葆楨命名琅橋,後來改恆春
   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恒春原名「瑯嶠」 與史料所載恒春半島自然生態不謀而合,面積136.7630平方公里,人口31869人,主要產業、農漁、牧為主,農作物稻米、洋蔥、西瓜、魚、畜牧、羊、牛為主,文化以先人文化遺產恒春古城,目前觀光業有後來居上之勢,因自然景觀優美,至於人文景觀的觀光堪稱付諸闕如,本所在推行行社會建設,照應傳統產業經濟之餘,特別加速發展觀光,使成為觀光大鎮。        恆春鎮是台灣最南端的一個鄉鎮,恆春舊名為琅橋,依史書的記載在隨朝就有「琅橋」 的記載,到了西元一八七四年五月「牡丹社」事件發生後,欽差大臣沈葆禎受命巡「琅橋」 ,巡邏了「琅橋」後發現「琅橋」四免環山、地勢雄偉,可攻可守,惠風和暢,四季如風, 經奏准築城設縣治,改琅橋為恆春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050927000013KK07850

 恆春位在本省最南端,在很久以前當地人稱為瑯嶠,客家人叫壟勾。清同治年間因牡丹社事件,日本派大軍侵略,於是沈葆楨奏請朝廷在此地築城牆,防止敵人來侵,並在瑯嶠設縣,是屏東最早的縣治。平日沈葆楨常常到四個城門巡視走訪,當他看到這廣大的田園物產豐富,漁牧發達,終年溫和,秋冬二季仍然林木茂盛,美景如畫,四季如春,因此改名為恆春,這就是恆春的由來。

   資料來源 :   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05092700001      


  恆春座落於恆春西臺地與東側中央山脈尾閭之間的縱谷平原間,古稱瑯嶠。清同治10年(1871)有琉球漁民發生船難,其中有五十四名漂至南臺灣恆春半島東岸八瑤灣附近,上岸後遭當地原住民殺害。同治11年(1872)又有日本人也在南臺灣遇害,引起日本輿論爭議。

  日本與清廷交涉後,得知清廷視生番為「化外之民」,聽憑處理,遂在清同治13年(1874)任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為臺灣番地事務都督,率軍犯臺。日軍在射寮(今車城鄉射寮村國家海洋生物博物館所在)登陸,與原住民交戰,死傷多人;而後採迂迴包抄戰術大敗原住民,佔領牡丹社,是謂「牡丹社事件」。



日軍在此地建築營寨,並與居民簽租地合同,屯田墾荒。清廷得知消息後,趕緊派船政大臣沈葆楨為欽差大臣,全權與日軍交涉。待事件告一段落後,沈葆楨為有效管理琅嶠各番社,乃上奏朝廷,建請設縣築城。沈葆楨的建議得到朝廷的准許,乃在清光緒元年(1875年)正式設縣,以該處氣候四時如春,故取名「恆春」(屠繼善,1960:1~2),並著手籌劃興建城池。



  恆春城的興建由臺灣道劉璈負責籌款並繪圖,恆春縣首任知縣周有基負責督造;從清光緒元年(1875)農曆10月18日開始動工興建,鳳山及嘉義二縣多位士紳分別承築縣城的各段工程,至清光緒5年(1879年)農曆7月15日告成(屠繼善,1960:44)。

城池之規模,計周長880丈,城基厚2丈、外牆高1丈4尺5寸,內牆高1丈3尺4寸,牆寬1丈六尺,以三合土版築構成。城分四門,除南門稱「明都門」外,其餘則以「東」、「西」、「北」門稱之。(屠繼善,1960:43)。恆春城自創建後歷經多次的風雨侵襲而遭破壞,在清光緒19年(1893)曾經整修,日治時期因颱風侵襲而受破壞,兼以日人允許民眾取城垛以重建家園,致使恆春城遭受嚴重毀壞(漢寶德,1987:81)。


  牆上設雉堞1,384垛,且有頂砲臺四座,窩舖8間。城門內各建卡房一所三間,門間設排水涵洞4個。城牆外有寬3丈2尺、深6尺5寸濠溝一道,溝上築橋,每門一作,長2丈5尺、寬1丈2尺。古城內街道呈雙丁字型,城內居民多集中於西門、南門附近,北門一帶則為練兵營,甚少居民,東門為昔日臺南郡至卑南必經之地。城內的建築有縣署、典史署、文廟、同善公所、天后宮、風神廟、城隍廟、福德祠、三山國王廟、白龍庵、五龍君王廟、觀音廟等等。 臺灣光復後因交通道路及學校用地的拓建,致使東門段的城垣在民國52年(1963)及民國57年(1968)先後遭拆除,民國69年(1980)整修南門城樓,民國72年(1983)整修東門及城樓,城垣則因乏人管理而雜草蔓生(漢寶德,1987:81)。 就整個恆春城而言,無論是清末或是日治,猴洞山一帶是神聖的廟宇集中地;而東、西門街交叉處屬於縣署、典史署、同善公所(後改為郡役所、派出所等機關)所在,其中北邊一大片土地是軍事用地的練兵場;日治時,除了強行拓寬縣前街(今中正路),以加強政治權威外,更在北門外興建神社,使其與政府機關、練兵場交結成為一更神聖的日式空間,而在猴洞山城牆以西,又有一恆春糖廠。光復後的恆春改隸高雄縣,直到民國39年(1950)正式歸入屏東縣縣治至今。



  現恆春城四座城門依舊存立原處,係清代所建城池中較為完整保存的古城,惟因門洞太小,且路面不斷填高,造成西門門洞屢遭過往車輛碰撞而毀損。至於城垣部分,目前屏東縣政府正在進行整修,待他日整修完畢後,定能彰顯恆春古城的傳統風貌。



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boch.gov.tw/boch/frontsite/cultureassets/caseBasicInfoAction.do?method=doViewCaseBasicInfo&caseId=TA09602000992&version=1&assetsClassifyId=1.1


恆春古城的名稱 由來

             恆春古城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恆春古地名為?由來?
恆春古地名「瑯嶠」或「琅嶠」,直到清朝以後,因為氣候宜人,四季如春,才改名為「恆春」,座落在鎮中央的恆春古城保存的相當完整,已列為國家二級古蹟。恆春古城是台灣保留最完整的城門古蹟,已列為國家二級古蹟。四季如春有130年歷史的古城,歷經物換星移,古風味猶存。古城門的城牆以磚石灰土砌築而成的,高約2丈、厚約8尺,全長計972丈,建有東、西、南、北四個城門,內外門洞皆半圓拱,在上建有城樓(資料引自恆春古城)。

資料來源: http://blog.xuite.net/xalekd/940109/41623486/track 

     恆春古稱[瑯嶠]。「瑯嶠」之名,是排灣族語的音譯,文獻最早見於荷蘭史料。「瑯嶠」的字義有好幾種說法:一為「蘭花」,意指恆春是蘭花城。  二是老地名「Bujaujau」,則是指「鯊魚」。三則指「瑯嶠」為「琉球」一詞的音轉。這幾種說法,都與史料所載當年恆春半島的自然生態環境不謀而合。不管那種說法,至少都描繪出恆春多彩多姿的自然文化景觀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emmm.tw/L3_content.php?L3_id=35087

      沈葆楨命名琅橋,後來改恆春
   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恒春原名「瑯嶠」 與史料所載恒春半島自然生態不謀而合,面積136.7630平方公里,人口31869人,主要產業、農漁、牧為主,農作物稻米、洋蔥、西瓜、魚、畜牧、羊、牛為主,文化以先人文化遺產恒春古城,目前觀光業有後來居上之勢,因自然景觀優美,至於人文景觀的觀光堪稱付諸闕如,本所在推行行社會建設,照應傳統產業經濟之餘,特別加速發展觀光,使成為觀光大鎮。        恆春鎮是台灣最南端的一個鄉鎮,恆春舊名為琅橋,依史書的記載在隨朝就有「琅橋」 的記載,到了西元一八七四年五月「牡丹社」事件發生後,欽差大臣沈葆禎受命巡「琅橋」 ,巡邏了「琅橋」後發現「琅橋」四免環山、地勢雄偉,可攻可守,惠風和暢,四季如風, 經奏准築城設縣治,改琅橋為恆春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050927000013KK07850

 恆春位在本省最南端,在很久以前當地人稱為瑯嶠,客家人叫壟勾。清同治年間因牡丹社事件,日本派大軍侵略,於是沈葆楨奏請朝廷在此地築城牆,防止敵人來侵,並在瑯嶠設縣,是屏東最早的縣治。平日沈葆楨常常到四個城門巡視走訪,當他看到這廣大的田園物產豐富,漁牧發達,終年溫和,秋冬二季仍然林木茂盛,美景如畫,四季如春,因此改名為恆春,這就是恆春的由來。

   資料來源 :   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05092700001      


  恆春座落於恆春西臺地與東側中央山脈尾閭之間的縱谷平原間,古稱瑯嶠。清同治10年(1871)有琉球漁民發生船難,其中有五十四名漂至南臺灣恆春半島東岸八瑤灣附近,上岸後遭當地原住民殺害。同治11年(1872)又有日本人也在南臺灣遇害,引起日本輿論爭議。

  日本與清廷交涉後,得知清廷視生番為「化外之民」,聽憑處理,遂在清同治13年(1874)任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為臺灣番地事務都督,率軍犯臺。日軍在射寮(今車城鄉射寮村國家海洋生物博物館所在)登陸,與原住民交戰,死傷多人;而後採迂迴包抄戰術大敗原住民,佔領牡丹社,是謂「牡丹社事件」。



日軍在此地建築營寨,並與居民簽租地合同,屯田墾荒。清廷得知消息後,趕緊派船政大臣沈葆楨為欽差大臣,全權與日軍交涉。待事件告一段落後,沈葆楨為有效管理琅嶠各番社,乃上奏朝廷,建請設縣築城。沈葆楨的建議得到朝廷的准許,乃在清光緒元年(1875年)正式設縣,以該處氣候四時如春,故取名「恆春」(屠繼善,1960:1~2),並著手籌劃興建城池。



  恆春城的興建由臺灣道劉璈負責籌款並繪圖,恆春縣首任知縣周有基負責督造;從清光緒元年(1875)農曆10月18日開始動工興建,鳳山及嘉義二縣多位士紳分別承築縣城的各段工程,至清光緒5年(1879年)農曆7月15日告成(屠繼善,1960:44)。

城池之規模,計周長880丈,城基厚2丈、外牆高1丈4尺5寸,內牆高1丈3尺4寸,牆寬1丈六尺,以三合土版築構成。城分四門,除南門稱「明都門」外,其餘則以「東」、「西」、「北」門稱之。(屠繼善,1960:43)。恆春城自創建後歷經多次的風雨侵襲而遭破壞,在清光緒19年(1893)曾經整修,日治時期因颱風侵襲而受破壞,兼以日人允許民眾取城垛以重建家園,致使恆春城遭受嚴重毀壞(漢寶德,1987:81)。


  牆上設雉堞1,384垛,且有頂砲臺四座,窩舖8間。城門內各建卡房一所三間,門間設排水涵洞4個。城牆外有寬3丈2尺、深6尺5寸濠溝一道,溝上築橋,每門一作,長2丈5尺、寬1丈2尺。古城內街道呈雙丁字型,城內居民多集中於西門、南門附近,北門一帶則為練兵營,甚少居民,東門為昔日臺南郡至卑南必經之地。城內的建築有縣署、典史署、文廟、同善公所、天后宮、風神廟、城隍廟、福德祠、三山國王廟、白龍庵、五龍君王廟、觀音廟等等。 臺灣光復後因交通道路及學校用地的拓建,致使東門段的城垣在民國52年(1963)及民國57年(1968)先後遭拆除,民國69年(1980)整修南門城樓,民國72年(1983)整修東門及城樓,城垣則因乏人管理而雜草蔓生(漢寶德,1987:81)。 就整個恆春城而言,無論是清末或是日治,猴洞山一帶是神聖的廟宇集中地;而東、西門街交叉處屬於縣署、典史署、同善公所(後改為郡役所、派出所等機關)所在,其中北邊一大片土地是軍事用地的練兵場;日治時,除了強行拓寬縣前街(今中正路),以加強政治權威外,更在北門外興建神社,使其與政府機關、練兵場交結成為一更神聖的日式空間,而在猴洞山城牆以西,又有一恆春糖廠。光復後的恆春改隸高雄縣,直到民國39年(1950)正式歸入屏東縣縣治至今。



  現恆春城四座城門依舊存立原處,係清代所建城池中較為完整保存的古城,惟因門洞太小,且路面不斷填高,造成西門門洞屢遭過往車輛碰撞而毀損。至於城垣部分,目前屏東縣政府正在進行整修,待他日整修完畢後,定能彰顯恆春古城的傳統風貌。



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boch.gov.tw/boch/frontsite/cultureassets/caseBasicInfoAction.do?method=doViewCaseBasicInfo&caseId=TA09602000992&version=1&assetsClassifyId=1.1